4月1日(农历三月初五),是南门社区寿光义社按照传统习俗举办素宴的日子。一大早,社民们就在义社大门前支锅起灶,开始为晚上的聚餐忙碌起来。豆腐讲究亲手现磨现做,包菜、胡萝卜、芋头等百余斤各种食材还要洗净切好……,制作近五百多人的餐宴工作量着实不小。好在义社经常举办这类活动,筹备人员对操作流程也都驾轻就熟。
在庙社举办的素宴又名“福饭”,一般是在晚上举行。傍晚6点左右,桌椅餐具摆好后,社区居民或全家动员或邻里相约分别从四面八方赶来。参加者没有身份、年龄限制,既便是过路的行人也可以参加。虽然没有大鱼大肉,但由于制作精细,用料也较为考究,素斋的味道还是相当不错的,菜品也很丰富,每桌陆陆续续要上10多道菜,一直要吃到晚上9点才会结束。
据了解,南门社区现有宫社庙宇14座,许多庙社都有每个月举办1次素宴的风俗,这是南门社区传统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。虽然举办的日子不同,但形式都差不多,由各社的福首负责组织,社民参与筹备。该项活动历史悠久且十分接地气,因此在民间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。正如一位居民对笔者说的那样:“其实吃什么并不重要,主要是为祈盼平安吉祥,增福添寿。而且平时工作忙,与家人、邻居相处的时间很少,通过这样的活动大家围坐在一起谈天聊地,说说笑笑,既增进了情感交流,又加强了和睦团结,图的就是这份开心热闹。”